南京暢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

腦梗塞中頸動脈斑塊的彩超檢查

文章作者:南京暢享醫療科技
發布時間:
閱讀次數:

[導讀:]動脈粥樣硬化是許多老年病的基礎,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便是頸動脈的粥樣硬化。本文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,對56例經證實的缺血性腦梗塞患者

腦梗塞中頸動脈斑塊的彩超檢查

動脈粥樣硬化是許多老年病的基礎,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病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便是頸動脈的粥樣硬化。本文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,對56例經證實的缺血性腦梗塞患者,行雙側頸動脈檢查,以配合臨床的治療。 


    1 資料與方法 


  1.1 研究對象 所有病例皆為發病在5天之內的住院病人,男38例,女18例,城鄉無差別,年齡52~77歲,平均61歲,其中有不同程度高血壓18例,有糖尿病者11例,兩者并存7例。 

  1.2 方法 病人取平臥位,充分暴露其頸部,檢查時頭偏向對側,探頭置于頸部,自下而上先縱向頸動脈后橫向仔細觀察其內徑、血管壁、內-中膜的厚度、有無斑塊。斑塊的形態、大小、性質及管腔是否狹窄及其程度。  

  1.3 使用儀器 為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GIQ500彩色多普勒顯像儀,超寬變頻探頭,頻率為8.9~11MHz。 

  1.4 判斷標準 硬化斑塊的分型,按通常所用方法 [1] :(1)內膜不光滑,回聲增強、增厚,局部輕微隆起為扁平斑;(2)斑塊凸出管腔,回聲強弱不均,表面光滑連續為軟斑;(3)斑塊較大,基底較寬,表面出現凹凸。邊緣回聲較低為潰瘍斑;(4)斑塊高低不平,強回聲,后伴聲影為硬斑。 


    2 結果 


    超聲檢查結果及頸動脈病變表現 56例患者中經超聲檢查,雙側頸動脈均顯示正常的有8例,余均有單側或雙側不同程度的內膜改變。頸內動脈內膜病變多在其始段的后壁及外側壁(圖1);頸總動脈的斑塊形成多位于分叉處的后壁(圖2),其阻塞程度均<5%,血流動力學參數無變化。1例左頸內動脈潰瘍斑塊形成完全阻塞,該側的椎動脈血流速度明顯加快;2例頸總動脈內軟斑阻塞程度超過60%~70%,此處血流速度加快,而遠端流速較對側減低。  


    3 討論 


   老年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,使生活質量降低,對于此病的治療引起了廣泛的重視。腦梗塞是常見原因,腦梗塞 多伴有動脈粥樣硬化,頸動脈硬化國外文獻報道,68%缺血性腦血管病伴有嚴重的頸動脈狹窄,在發生缺血性腦梗塞的病因中,60%為頸動脈狹窄所致的血液動力學障礙 [2] 。動脈硬化的早期即表現為中—內中膜增厚,但無明顯管腔狹窄,本組病例斑塊多位于頸膨大后壁或頸內動脈起始部,但真正狹窄(>70%)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僅有3例,據報道 [3] ,低回聲和不均質斑塊同潰瘍性斑塊一樣與腦血栓密切相關,而強回聲和均質斑塊與血栓發生聯系甚微,與我們觀察結果相符。腦梗塞所致偏癱,現在臨床采用頸內動脈用藥,以便更快捷地作用于病變部位。頸內動脈是人體大腦的直接供血通路,常被選擇為用藥途徑。對腦梗塞伴有頸動脈硬化患者,其硬化斑塊位置不確定,盲穿易導致斑塊的脫落,引起再梗塞。應用現代的高分辨力多功能的超聲檢查,很直接地顯示斑塊的位置、性質,能指導穿刺,避開斑塊,減少損害,在實踐工作中,我們經超聲檢查后做治療的病人無一例穿刺后引起再梗塞。高分辨多功能的超聲檢查方便、快捷、無創,超聲對頸動脈硬化斑塊位置的確定,為臨床頸內動脈注射治療提供可靠的資料。

本文由南京暢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發布,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及出處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chun182.com/news/3.html

分享
電話
服務電話:
025-84542800
. 青青青国产费观看视频,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,青青精品国产自在线拍_主页